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要明白一些,做人的道理,才能更好地生活。
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做人俗语,就值得我们去了解。
老人常说:“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,”意思是说对人不能太好,喂狗不能喂太饱。其实它还有后半句“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”,更是道出了一些真理。
那么,你知道这句话,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吗?老祖宗的这一做人经验,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?
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
为什么与他人相处的时候,不能对人太好呢?首先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要有一个度,与人相处也是如此。
若是对一个人太好,可能就会被当成理所当然,他们不仅不会感激你,可能还会得寸进尺,过度索取。
其次,对一个人的帮助太多,这样就会导致对方,失去一些做人做事的能力,反而会害了他们。
喂狗不宜喂饱,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。看家护院的狗,一旦吃得太多,就会产生懒惰的心理,就算有坏人靠近,也无法很快警惕起来。
另外,狗吃的太多,很容易撑死自己,吃穷主人。可见做人做事,都不应该欲望过剩。
所以说,这句俗语的前半句,是在告诫我们: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适度才是最重要的,太过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后果。
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
“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所有。也没有一个瓜是非常圆的,总会有一点缺陷在里面。
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如果事事都要追求完美,那么势必会很心累。真正的福气,来源于内心的知足。
幸福是什么?
一个人腰缠万贯,头枕万金,也可能夜不能寐,感到痛苦。
一个人破衣烂衫,也可能一觉天明,幸福安然。
钱财权势从来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,幸福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晚餐,是归家路上看到门口的路灯,是父母与你面对面时露出的笑脸。
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,从来不是攀比出来的,自己感到满意就好。
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,有时候我们会产生误解,仿佛别人的生活都是花团锦簇,只有自己的生活黯淡无光,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
有这样一个故事:一位国王与一名奴隶同乘一条船,奴隶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哭哭啼啼,国王很生气,便让一位智者想办法。
智者将奴隶丢下海去,又救他上船,之后奴隶便坐在角落里不出声了。
国王感到惊奇,向智者询问道理,哲人说“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知道安乐的价值。”
人要知足,别人拥有的你可能没有,但你拥有的别人可能也没有。
别人拥有钱财,但你拥有钱财无法买到的健康;别人拥有权势,但你拥有温馨和睦的家庭。
学会知足,你所拥有的,就是最好的。
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呢,老天关上一扇窗,也会打开一扇门。
“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;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。”这老话儿告诉我们:
适度最好,知足最重要。
可见,俗语的后半句,是在提醒着我们:在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,做人唯有知足常乐,才能收获到真正的幸福。
点和
说说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