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道教开坛用鬼杖
过去多呈手杖状,近代已改为棍状。它的外观是一根黄色的圆柱形短棍,上面刻有各种符咒,一般是“除邪除巫孟元帅”“处决朱元帅”“”等字样,有的棍子上只刻一个名字,有的在同一根棍子上刻有两个名字,并且往往同时配有一些道符和图案。
这两位元帅,都属于雷部三十六天将。他们的正式头衔是“雷门列车朱元帅”和“丰都考鬼孟元帅”。棍子上刻着他们的名字,意思是向他们借用。有驱鬼之力。
鬼杖多用桃木制成,寓意“桃为五木之精,故镇邪”。古人认为桃木具有辟邪的特殊能力。也是用经过雷击的枣木制成的。人们还相信,被雷击过的枣木具有某种雷霆之力。现代有时也使用樟木。
什么时候用烤桂棒?
用于道教仪式中
道教举行祭祀仪式时,所展示和使用的法器中,常有鬼杖,它与华盖尺、令牌、坛木、旗帜等法器一起置于坛(即桌子)上。 ) 用来。举起鬼棍,就是威吓鬼邪,以朱元帅、孟元帅的名义,命令他们赶紧离开,否则将受到严惩。
常用于降妖除魔
清代作家袁枚的著名小说《子不语》卷十八卷《白天德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“家人请道士孙敬树念‘天篷咒’,打他。 ”的记载。也就是说,鬼杖是道士平时降妖除魔的有力武器。这里的“酷刑”本义是“考试”,即逼鬼。和怪物说出他们的名字和来历,这意味着审问和盘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