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与我同住的浙江吴兴县的陆沄楂植,说他的前辈中曾有人任台州的教官,台州郡有一座委羽山,道书上把它称作第五洞天。于是我就约了二三个知已,带着沄楂,乘坐竹轿去那里游玩。
将到山脚,有一个道士向陆某乘坐的竹轿跪着启禀说:“叩迎陆老爷。”而对其他的竹轿却不行礼。大家都恨他的怠慢不敬,陆某也觉得他礼数不周。
等到进庙里休息时,我们才慢慢向他们询问是什么原因,道童说:“昨天晚上老师说,‘明天中午有一位姓陆的到山上来,他与我是老交情,必须前去迎接他。’而且详细地向我们描述了姓陆的人的外貌,却没有提到其他人,所以不认识你们。”
我问他们老师叫什么名字而且请求见一见他。道童说:“老师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人,现在已经一百八十岁了,他已经不吃粮食很久了,每天只饮一小盆水,他性格很傲慢,希望你们能原谅他的轻率、怠慢。”后来老师答应会见我们。
一会儿,有一位道士走出来,只见他身穿棉布袍,脚着方口鞋,须发花白,好像五十来岁的人。他的脸庞红润,眼睛湛蓝,飘飘然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风度。他向陆某拱手说:“分别已经五十多年了,还记得我吗?”陆某也恍然好像是老相识,一时又无言可答,于是就向道士问自己的寿数,道士说:“你还有几年的洪福。再过五十多年,我们两人又可以相见了,为之努力吧!”说完很快就进里面去了。
八年以后,陆某死了。至于五十多年以后,两人又可以相见的说法,就不知道应验不应验了。这座山出一种方石,形状像棋子,是黑色的,能治心脏病,然而却不很贵重。陆某下山时,道士让道童送给他八枚,大概是隐示着他还能活八年吧?
【原文】
有同寓吴兴陆沄楂。言其先德任台州司铎,郡有委羽山,道书称第五洞天。约二三同人,携沄楂乘筍舆往游。
将及山址,一道士向陆舆跪曰:“叩迎陆老爷。”他舆皆不礼焉,群憾其慢,陆亦疑其不周,双入庙少憩。从容问故。
道童曰:“昨夜老师言,‘明日午间,有陆某来山,与我有旧,须往迎之。’并详言其貌,未及余人。故不识耳。”问师何名,且请相见,则曰:“师乃万历间人,今已百八十岁,久已辟谷,日惟饮水一瓯,性其倨,望恕简率。”允之。
少顷,一道士出,布袍方履,须发花白,如五十许,碧眼朱颜,飘然有出世之概,向陆拱手曰:“别来五十余年矣,犹相忆否?”陆亦恍然如旧识,一时无言可答,因问己寿数。即曰:“尚有数年洪福,再五十余年,我二人又可相牾矣!勉之。”言毕遽入。
后八年而陆殒,至后会之期,则不知应否矣是山出方石,形如棋子,黑色,能治心疾,然不甚贵重。陆下山时,道士令道童送八枚,殆是隐示其余年云。
选自(清)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。
【简评】
这件事是讲故事者亲眼所见,近于实录,所以的确很奇怪。不知是记录时有意将其神秘化了呢,还是真的有其事?我们只好姑妄听之。
未完待续……
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。
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。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,关注本号,一起来读书养性、终身学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