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言歇后语拾趣
□卢贵清
歇后语,在方言中运用较多,往往更具方域特色,更加风趣生动。
比如“把花椒洒进坟林坝——麻鬼”,意思是说,你的谎言只能欺骗鬼大爷,你麻不到(哄骗不到)我们。“三十晚上坐磨礅儿——想转了”,意思是大年三十一年到头了,他才把事情弄清楚,脑袋瓜儿想通了。
又如,“木脑壳演戏——有人扯”,指木偶上台表演活灵活现,全靠后面有人拉扯。这句歇后语常指某人经过别人帮助达到了目的。“木脑壳下河——二冲二冲的”,木偶质地轻巧,下水随波漂游,起起伏伏不停歇,就像那些二冲客,真本事没有却要不断地显摆。“癞子打伞——无法(发)无天”,专指那些不拘礼节、不守规矩、目中无人、我行我素的狂妄者。
再如,“月亮坝坝举斧头——明砍”,意思是说,有啥子话就当面讲、挑明了说,有啥子要求当面锣对面鼓,直截了当提出来,莫打“肚皮官司”,莫背后动手脚。“田坎上栽芋头——外行”,因为田坎是一块田地的最外边,所以说“外行”,比喻说话做事不巴脉,一窍不通,讽刺味十足。“风吹墙头草——两边倒”,比喻没有头脑无主见,两边都讨好的人。
“九格加一格——失(十)格”,“失格”在四川方言是指说话做事不得体,丢人现眼伤面子。如“他们争吵的原因,有的为了债账,有的为了一句失格的话,有的单是为了发泄闷气。”